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日
  • 08:00 - 22:00
服务热线
  • 鉴定热线:
  • 010-52598518
  • 15600800708
  • 法律咨询:
  • 13466657722
置顶

一致了!最高法:”48小时”内视同工伤不宜随意扩大解释!(附:人社部三个意见)

2021-12-07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如何正确理解该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观点,且有扩大化解释的倾向,造成了条例的执行偏差。

人社部曾就这个问题先后作出过几个意见,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的最新裁定与人社部观点已经一致,小编将判例与意见汇集如下,供实务中参考——

 

☑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20)最高法行申12409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周治春,男,1991年8月10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城区教体大楼8楼。
法定代表人:那琴,该局局长。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花园街009号。
法定代表人:戈明,该旗旗长。
一审第三人、二审被上诉人: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阿拉善盟分院。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额鲁特西路19号。
法定代表人:杨锐,该院院长。
再审申请人周治春因诉被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左旗人社局)、被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左旗政府)工伤待遇认定及行政复议一案,不服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20)内行终214号行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周治春请求本院撤销一、二审判决,支持其一审时的诉讼请求。其申请再审提出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为:案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不足以证明周岐明死亡的真实原因;即使周岐明突发死亡是由于既有疾病导致,根据立法精神和相关规定,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本院经审查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一规定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权益。视同工伤属于通常意义上因工伤亡之外的扩大保护,故对视同工伤的判定,应当严格掌握,不宜对视同条件随意扩大解释,不合理扩大视同工伤的保护范围。
本案中,根据一、二审查明的事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8年3月1日诊断周岐明患贲门癌,增生性,T4a期。周岐明于2018年3月7日出院。阿拉善左旗公安局巴彦浩特镇额鲁特路公安派出所及巴彦浩特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载明周岐明于2018年6月20日死亡,死亡原因为胃癌。故本案周岐明的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条件。左旗人社局据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左旗政府复议维持该决定,均无不当。一、二审分别判决驳回再审申请人周治春的诉讼请求、驳回上诉,亦无不当。
综上,周治春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再审申请人周治春的再审申请。
审  判 长  李德申
审  判 员  阎 巍
审  判 员  仝 蕾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法官助理     蒋   蔚
书  记 员     常晓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社建字〔2020〕209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42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修改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48小时内死亡视同工伤条款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您的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保障主体是“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的职工,与工作的相关性是其中关键性因素。《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主要考虑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存在与工作劳累、紧张等因素有关的可能,实质上是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其他情形,更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日本等少数国家将“过劳死”纳入了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而且日本的“过劳死”认定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调查程序。在我国关于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各方观点亦不尽相同,有专家学者认为该条款在实践中过于宽泛,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要求删除该条款。下一步,在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时,我们将统筹各方意见,认真考虑您的建议,更好地实现用人单位利益与职工利益双维护的目标。
关于“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视同工伤”条款的建议,体现了您对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平等保护意识。疫情防控期间,为做好对一线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者的保护,国务院出台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意见》(国发明电〔2020〕5号)、《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8号),我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这些文件的出台,有效发挥了对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抗疫人员的职业伤害保护作用。对职工在抢救企业资产中造成伤亡的保障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并未区分企业类别,职工无论抢救什么类型企业的资产受到伤害,只要符合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都能得到工伤保险制度保障。下一步,在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或出台相关政策时,我们将认真考虑您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规定,更好地体现公平正义。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0年11月18日


北京鉴道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7839号


20191224141412_42749.%E5%85%AC%E4%BC%97%E5%8F%B7%E4%BA%8C%E7%BB%B4%E7%A0%81.jpg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